考试
2021-08-04 03:42:17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

题目描述

【题目】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关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3)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根据以上标准进行分析即可。(2)第一小问,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他极力为侵略行径辩护;东史郎敢于承担历史责任。第二小问,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3)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材料三中的第一、三幅图片是最有力的证据。

(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2)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经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等。(3)材料三中的第一、三幅图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