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3:48:21

材料一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

——蔡上司《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二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使置之不教,而教之以科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乃其任之以官也,则又悉使置之,而责之以天下国家之事。……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之正理,乃闭门学做诗赋,乃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朝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察举制度在东汉后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采用什么方式取士为官,分析其积极作用。

答案解析

第(1)问,“标准”,根据材料一信息“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概括得出:品行、才学。第(2)问,“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概括得出: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政府政治腐败、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等。第(3)问,根据材料三信息“教之以科试之文章”得出:唐朝采用科举制取士为官。“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从抑制门阀势力,扩大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等角度回答。

(1)品行、才学(2)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或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政府政治腐败(或封建国家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或声望影响被官僚家族所支配)(3)设科考试(科举制)。抑制门阀势力,扩大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