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了克服“诸侯”的弊端,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2)从材料二中你能找到汉高祖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的目的吗?汉武帝为了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

(3)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解析

(1)分封制;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2)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采纳主父偃的“推恩”计谋,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作为侯国,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3)设立刺史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1)材料一中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度;为了克服“侯王”的弊端,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设郡守,县设县令。(2)由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知,汉高祖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的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汉武帝为了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颁布了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作为侯国。推恩令的颁布,解除了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采取了刺史制度;汉武帝时,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汉武帝设立司隶校尉,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及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