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7:06:30

材料 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撂荒。村委会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 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撂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调解,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了收益3 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 000元。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答案解析

本题以某村的经济发展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首先明确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做法进行细化分析即可。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100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量上升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2)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