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11:02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逐步展开,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体系中赢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逐步展开,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体系中赢得了应有的一席之地,为以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大、更积极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新政权从国民党政权手中接管经济已到崩溃边缘的烂摊子,从人口、国土面积看是个大国,从国力看是名副其实的弱国。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不加入某个阵营是不现实的。

------杨泽喜《建国初期中国现实主义外交战略选择》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国际形势的客观限制和新中国外交经验缺乏的制约,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与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由于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多边外交实践,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局面。

------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外交决策权高度集中。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适用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形势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模式。

-----杨洁勉《新中国外交六十年:时间特点和理念演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确立的外交方针及其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发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初期外交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与新时期相比较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答案解析

(1)方针: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背景:国内:根据“经济已到崩溃边缘”得出经济濒临崩溃;国际:根据“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得出两极对峙格局。出发点:结合所学可知,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2)成就:结合所学,可从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等分析回答。影响:可从政治上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经济上争取了外援,促进经济发展,国际上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等方面分析回答。(3)特点:根据“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得出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目标:根据所学可知,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背景: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际:两极对峙格局。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2)成就: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万隆会议,加强同亚非各国友好关系。影响:政治:维护了国家安全,保障主权不受侵犯;经济:争取外援,争取和平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际: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3)特点: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