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6:12:35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

题目描述

【题目】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府前上房有联:“道德为师,仁义为友;礼乐是悦,读书是敦”。此联虽写了“仁义道德”,但并不是过分强调人的先天之善,而是强调后天的教化作用。在所有的教化方式中,撰写者最为倚重的是“礼教”。认为“礼”是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也是规范人际关系的伦理标准,还是教化人的外在手段。重光门有一联:“交友择人,处世循礼;居家思俭,守取宜勤”。该联中的“礼”大概同时包含着这三重内涵。

——选编自翟文铖《孔府楹联 儒学神韵》

材料二  儒先亿度(主观猜测)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瞎子、聋子)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提倡的后天教化方式。概括重光门楹联中“礼”的内涵。

(2)据材料二,分析李贽认为后辈小儿“蒙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破除“万口一词”现象,李贽提出的主张,并进行简要评价。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批判继承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答案解析

(1)方式:由材料“礼乐是悦,读书是敦”可知,儒家思想提倡的后天教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礼乐规训,二是诗书敦促。内涵:由材料“认为‘礼’是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也是规范人际关系的伦理标准,还是教化人的外在手段”可依次归纳出内涵为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规范人际关系的伦理标准、教化人的外在手段。(2)原因:由材料“儒先亿度(主观猜测)而言之”可归纳原因为先辈的主观猜测;由材料“父师沿袭而诵之”可归纳原因为后辈听信先辈言论,不会独立思考。主张:结合所学可知,李贽为破除“万口一词”现象,他主张不要盲从孔子。评价:结合明末的文化背景作一简要推论即可。首先,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是占据统治地位的,因此李贽的“反对盲从孔子”的这一主张,显然带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它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格格不入的;其次,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期逐渐走向了僵化,对人们的思想束缚越来越明显,因此,李贽的主张有利于发扬个性、形成独立人格。(3)意义:结合所学可从构建和谐社会、树立文化自信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1)方式:礼乐规训;诗书敦促。内涵: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规范人际关系的伦理标准;教化人的外在手段。(2)原因:①先辈的主观猜测;②后辈听信先辈言论,不会独立思考。主张:反对盲目崇拜孔子。评价: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离经叛道”);有利于发扬个性、形成独立人格。(3)意义: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