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很多改革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并对历史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很多改革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并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请分别写出这两次改革的名称。

(2)材料一所述的改革中哪项措施激励百姓“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提到“迁都”,请问魏的都城迁至何处?请概括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两位改革家身上都体现了什么精神?

 

答案解析

(1)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2)奖励军功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洛阳学习汉语;加快了民族交融的步伐(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4)锐意进取、勇于开拓、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反对坚持改革等

(1)由材料“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历史。由材料“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中关键信息“魏、迁都、孝文”分析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所述的改革中奖励军功的措施激励百姓“勇于公战”; 变法法令中“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的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发达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提到“迁都”是迁到洛阳;概括可知,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学习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依据上述材料可知,两位改革家身上都体现的精神是:锐意进取、勇于开拓、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反对坚持改革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