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释道三教异同,古人多有争论。对此,唐代僧人
题目描述
[单选]
关于儒释道三教异同,古人多有争论。对此,唐代僧人宗密曾在《圆觉经略疏钞》中说:“古来诸德皆判:儒宗_______,道宗_______,释宗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齐物;中庸;正名
B.四谛;五行;三纲
C.五常;自然;因缘
D.兼爱;良知;涅槃
答案解析
[参考解析 本题为文学常识。宗密《圆觉经略疏钞》卷四曰:“古来诸德皆判:儒宗五常,道宗自然,释宗因缘也”。故本题选C。知识拓展:“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因缘”,佛学术语,把因为有这个事物而产生了那个事物叫因;这个事物由于那个事物而生成叫缘,即因缘果报。“齐物”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春秋、战国时老庄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中庸”是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正名”为儒家思想。其一是正名分,即纠正当时社会政治伦理生活中名分等级混乱的现象,明贵贱,别善恶,治纲纪。其二指正名实,即针对具体器物在名实关系上的混乱,要求别同异,辨真伪,明是非。“四谛”佛教基本教义,特指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苦的,生的欲望是苦的因缘,只有消除业因的烦恼(欲望)才能得到解脱,而解脱的道路是通过八正道消灭私念。“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三纲”指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兼爱”是春秋时墨子的主张之一。意指要不分亲疏,爱所有的人。“良知”出自《孟子尽学》,原文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意指“天赋的道德观念”,合乎孟子“性善论”的主张。“涅槃”也叫圆寂。佛教用语。指幻想的超脱生死的最高精神境界。【2019-国考副省级-010】
参考答案:C
相关试题
4586滇剧是我国著名的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
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将领是。 A.
(判断题)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_
(单选题)()是总结反映当日银行全部业务活动
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和
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接着将三角形对折
下列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汉时期的。
汽油煤油管线的吹扫操作
韶山7E型电力机车采用()转向架。
钠离子交换器制水3000t,再生消耗食盐50
患者女,40岁,因宫颈癌接受化疗。近3天来常
确认突发事件的状态与程度的方法中,一般只适用
以下各个地区中,有疟疾流行的地区性是().
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膳的特点( )
《出境旅游领队人员管理办法》确定的“领队业务
在No.7信令系统中,两个信令点之间信令链路
磨削丝杠时产生表面烧伤消除的方法有:()。
测量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税收支出的实质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