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9:17:04

    材料一:应对气候变化、地区冲突、贫困等共同挑战,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应对气候变化、地区冲突、贫困等共同挑战,中国言出必行。第54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国却推出一项“雄心勃勃的碳交易计划”。从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大规模投资非洲基建,再到“带一路”倡议联通世界,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和平、安全、发展、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我国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2)材料中“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和平、安全、发展、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具体指什么?

材料二  2019年端午节,习近平总书记谈传统文化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思想、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说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谎到底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在新时代,应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 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担当的认识,题文中“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和平、安全、发展、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是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根据所学,从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4)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根据所学,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回答即可。

(1)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2)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②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③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4)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