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0:57:44

中国四千年的历史,显示了举世无双的连续性,这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四千年的历史,显示了举世无双的连续性,这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这两个人:孔夫子、秦始皇。孔夫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   

——阎步克《从“制度史观”看中国历史》

材料二  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图1、图2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注:恩泽侯——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

材料三  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现实,事实上形成了人口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有利于延续、塑造身份“认同”。……秦汉以来形成的以中原为腹地的文明核心地带,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向心力已反复被证明……。  

——2019年9月《南风窗》杂志《理解中国的“国家独特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奠定中国文化主调的思想有哪些?为什么说“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

(2)据材料二,比较图1和图2反映出的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变化与汉武帝执政的什么措施有关?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进入“以中原为腹地的文明核心地带”后进行“延续、塑造身份‘认同’”的。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是因为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比较图1和图2反映出的西汉侯国数量减少;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因此该变化与汉武帝执政的推恩令有关。(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进入“以中原为腹地的文明核心地带”后进行“延续、塑造身份‘认同’”的。如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进行改革,促进民族交融。

(1)核心思想“仁”以德治国(为政以德、德政)(任答1点)。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2)侯国数量减少。推恩令。(3)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任答1点),实行汉化措施(也可写具体措施内容,如说汉语、着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任答1点)。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