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学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儒学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的民本与君主制相联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孔子对权力行使者的最高期许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给全体居民带来利益。孟子明确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二,君主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巩固。即所谓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使权力“善天下”呢?儒家的根本方法在于“明德”,即寄希望于掌权者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就是仁政。
材料二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文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前提条件(不得照抄材料)。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总结董仲舒与朱熹思想的共同点。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人民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得出以百姓利益为重;根据“主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巩固”得出君主需要百姓拥护。第二小问,根据“儒家的根本方法在于‘明德’,即寄希望于掌权者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就是仁政。”得出君主要有良好修养,实行仁政。(2)第一小问,根据“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可知董仲舒的观点是君权神授。第二小问,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归纳即可。
(1)内容:以百姓利益为重(或答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君主需要百姓拥护。前提:国家大权集于帝王,实行君主专制;君主要有良好修养;实行仁政。(2)主张:君权神授(或答大一统、天人感应)共同点:神化儒学;维护专制纲常
相关试题
“一址多户”现象会存在()等隐患。 *
【填空题】 SSS的SIPURL分析可以进行
关于中标人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判断题)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管理
(单选题)中国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的共
不小心将他人停在路边的汽车剐蹭,在周围没有人
2014年6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工作座谈
在养老举措、制度设计等各方面________
一般来说,年降水量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轴流式压气机转子叶片的榫头形式有:().
以下不属于加工硬化现象的是()
保险经纪人除了应考虑保险人在保单中规定的条款
传统民间文学的特征主要是指()
仓库生产绩效考核对仓库外部的意义在于(
下列权益投资的方式中,()是建设项目的投资人
施工过程如产生大量有害健康的粉尘或气体,应及
施工中为了项目部的利益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的因素中关键因素是什么?
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