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有着悠久的海洋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有着悠久的海洋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鉴真和尚于天宝九载自扬州开始第四次赴日的尝试时,他的船遭遇逆风而被迫漂流到海南岛,他随后来到了当时最大的海外贸易港ロ广州。在这里,他看到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舶深六七丈”,他还发现,来自斯里兰卡、伊斯兰世界及东南亚的许多不同族裔的人都在这里访问或定居,“种类极多”。

——《哈佛中国史》

材料二

——节选自于逢春《中国海洋文明的隆盛与衰落》

材料三  船队规模庞大,官员、将士、水手多达二万八千人,所乘之船长四十丈、宽十八丈,多达五六十艘……肃清了张士诚、方国珍已经沦为海盗的余部。配合了对安南、蒙古用兵。发展了与亚非的官方贸易,允许中国商人随同进行贸易……,所到之处,都代表明成祖向当地统治者颁送礼服、金印、历法、书籍等,向外国统治者宣传了中华文化。船队每次归航时,各地使节也随同到中国访问,永乐年间,共有381次外国使节访华。

——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明代卷》

材料四  (清)统治者长期重视西北边防,认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即使是因解决台湾问题而留名青史的康熙也有过“台湾省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念头……嘉庆年间,受“洋盗”蜂起的刺激,朝廷先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八条》等诏令,严格限制中外交往。

——摘编自刘中民等《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写出材料一所述史实所处的朝代。该时期海外交往发展与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态度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总结材料二中宋神宗与宋高宗对海外贸易所持的相同观点。

(3)材料三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的作用。(至少写出两点)

(4)根据材料四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对海事的总体态度是什么?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从唐朝到清朝前期,中国海洋文明发展总体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答案解析

(1)唐朝。开放的对外态度。(2)市舶司。海外贸易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3)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因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4)不重视海事。(5)由政府非常重视到不够重视。

(1)据材料一“鉴真”可知,材料一所述史实是鉴真东渡日本,所处的朝代是唐朝。唐朝时期海外交往发展与统治者开放的对外态度有关。(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材料中宋神宗与宋高宗对海外贸易所持的相同观点是海外贸易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3)据材料三“船队规模庞大,官员、将士、水手多达二万八千人,所乘之船长四十丈、宽十八丈,多达五六十艘”“永乐年间”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长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4)据材料四“严格限制中外交往”可知,清朝前期统治者对海事的总体态度是不够重视。(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可知,从唐朝到清朝前期,中国海洋文明发展总体呈现出由政府非常重视到不够重视的变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