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的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久发展?
答案解析
(1)“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或发展工业)。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或“一五计划”)。(2)工作重点:经济建设(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府制定科学规划(或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
(1)根据材料一的“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工业化。为了实现工业化,我国编制了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2)根据材料二的“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可以概括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为了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久发展,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经济。
相关试题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与反抗秦朝残暴统治
(单选题)人口和出口在同一点的损伤,按分类属
达州女孩王紫莹3 岁时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对
【名词解析】 变配电工程(技能鉴定,其他技能
①虚心接受批评的人,不为眼前的一时之气所累,
印象管理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居民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岳阳楼望君
适当提高渣中MgO含量可以使炉衬寿命()。
旋翼直升机的形式主要有().
谈判中说服的技巧有哪些?
上颌窦癌有眶底骨壁或后壁破坏术前放疗剂量:
培训项目计划包含的层次有()。
某版教材语文必修(5)第4单元的课文包括:《
针对如何戒掉烟瘾,某大学研究小组给出了“试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指什么人受萧何提拔,也
试简述桩基础的适用场合 。
库存环曲面软性角膜接触镜柱镜轴位分档步距为1
X6132型万能铣床工作台向前()手柄压SQ
直接出口方式的优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