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大国崛起已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

题目描述

【题目】大国崛起已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收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专家们大多认为思想的改变,必然导致行动的改变,思想认识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导致社会变革(或革命)的产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社会上先后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2008年易中天《百家讲坛》第287期

(1)材料一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当时思想领域出现的哪一局面?后来秦始皇采取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确立了我国两年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是什么?

材料二:严复认为要挽救中国,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大兴“西学”。他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无情抨击了封建顽固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维新主张。……但是他对西学的介绍和宣传却对近代早期知识分子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朱汉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严复是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请举一例这一运动中“开民智”的具体措施。

材料三: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也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

(3)材料中“思想启蒙运动”指哪一运动?运动中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

材料四:每当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是思想解放廓清了认识误区……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由此引发的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

——2014年4月14日康伟《以“三个解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次会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有何共同的作用?

 

答案解析

(1)百家争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戊戌变法,或者百日维新;开民智:创办京师大学堂、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废除八股文等。(任答一点即可)(3)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不写全不给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政治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社会上不同政治派别的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第一问依据材料所给信息:要挽救中国,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大兴“西学”,结合所学可知,严复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98年的戊戌变法内容有创办京师大学堂、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废除八股文等。(3)第一问依据材料所给信息: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思想启蒙运动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民主、科学。(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5)依据所学可知,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政治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