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晋悼公)五年,无终子嘉父① 使孟乐因魏庄子②纳虎豹

题目描述

【题目】    (晋悼公)五年,无终子嘉父① 使孟乐因魏庄子②纳虎豹之皮以和③ 诸戎。公曰:“戎、狄④ 无亲而好得,不若伐之。”魏绛曰:“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且夫戎、狄荐处,贵货而易土。予之货而获其土,其利一也;边鄙耕农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晋,四邻莫不震动,其利三也。君其图之!”公说,故使魏绛抚⑤诸戎,于是乎遂伯。

(左丘明《国语·晋语》)

(注释)①嘉父:无终子国国君。②魏庄子:即后文魏绛,姬姓,魏氏,名绛,谥号为庄,故史称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卿。③和:和好。④戎、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西边叫戎,北边叫狄。⑤抚:安抚。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若伐之/伐竹取道

B.劳师于戎/劳其筋骨

C.犹得兽而失人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故使魏绛抚诸戎/必能使行阵和睦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劳 师 于 戎 而 失 诸 华 虽 有 功 犹 得 兽 而 失 人 也

【3】写出下列句子的正常语序。

劳师于戎,而失诸华。

答案解析

【1A.前者译为“讨伐,攻打”,后者译为“砍伐”;B.均译为“使……劳累”;C.前者译为“得到,获得”,后者译为“感激”;D.前者译为“派”,后者译为“让”。故选B。【2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划分。根据句意“使军队劳累去攻打戎人,而失掉中原各国,即使成功,就像获得禽兽而失掉了人一样”来划分,即: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3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这句话意思是“使军队劳累去攻打戎人,而失掉中原各国”,本句介宾短语“于戎”后置,将介宾短语提前即可。参考译文:(晋悼公)五年,无终子国国君嘉父派孟乐通过魏绛(的关系)献虎豹皮以求与戎族各部落和好。晋悼公说:“戎人、狄人与我们没有亲缘恩义且贪得财货,不如讨伐它们。”魏绛说:“使军队劳累去攻打戎人,而失掉中原各国,即使成功,就像获得禽兽而失掉了人一样,有什么用处呢?而且戎人、狄人聚族而居的地方,重视财货而轻视土地。给予他们财货而获得他们的土地,这是第一个好处;边境一带耕作的农民不再警戒担忧,这是第二个好处;戎人、狄人奉事晋国,四方的邻国没有不恐惧震动的,这是第三个好处。请君王考虑考虑!”晋悼公(听了)很高兴,因此(便)派魏绛安抚戎族各部落,于是就称霸天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