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08:22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第一款  ……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  第一款  合众国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材料三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

材料四 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吸收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借鉴世界社会主义成败得失,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制定了我国现行宪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该法律文献的名称,它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律文献的内容?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何意义?

(3)材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的规定?它是在哪一年的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现行宪法制定的时代背景。

答案解析

(1)名称:由材料“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可知,该法律文献的名称是美国1787年宪法。原则:由材料“立法权……”“行政权力赋予……”“合众国司法权属于……”可知,其体现的原则是三权分立原则。(2)文献:由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其性质和内容入手分析意义。从性质上讲,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从内容上讲,它讲国家之主权赋予了国民全体,说明其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3)文献、时间与会议:由材料“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4)背景:由材料“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可归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由材料“深刻吸收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借鉴世界社会主义成败得失”可归纳为“文革”的教训及世界社会主义的成败得失;由材料“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可归纳为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1)名称:美国1787年宪法。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或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间:1954年。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文革”的教训及世界社会主义的成败得失;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