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社会变革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变革

(英国篇)

材料一: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日本篇)

材料二: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突出体现了什么口号?

(苏联篇)

材料三: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从1921年至1926年,苏联政府与外国资本家签订了144项租让合同,1924年至1925年,苏联从租让企业得到收入为680万卢布。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哈默为什么可以在俄国获得石棉矿的经营权?新经济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美国篇)

材料四: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现独立以来在制度政策方面创新的具体表现?

(中国篇)

材料五:“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政府在这次全会上是如何调整“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

(6)综上所述,归纳促进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1)原因:工业革命。表现: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瓦解;资本主义大农场出现;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等(写出两点)。(2)“殖产兴业”;“文明开化”。(3)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4)政治上:确立联邦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经济上: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5)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6)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科技革命的推动;国情的变化等(写出一点)。

(1)根据材料“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可知,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根据材料“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可知,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瓦解。根据材料“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可知,资本主义大农场出现。根据材料“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可知,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2)根据材料“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可知,日本学习西方体现了“殖产兴业”的口号。根据材料“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可知,日本学习西方体现了“文明开化”的口号。(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实行了联邦共和制。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6)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促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科技革命的推动;国情的变化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