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探究生态环境。

题目描述

【题目】探究生态环境。

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你有没有想过废旧手机去了哪里?让我们走进汕头贵屿,体会电子垃圾的喜与哀。

    汕头贵屿,过去二十年,这里被誉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从电子垃圾中拆出的真金白银,让这个人口只有20万的小镇“暴富”起来。然而与之相生相伴的却是“全球最毒地之一”的称呼。

(1)据材料,你能得出哪一结论?

    在汕头贵屿,原始的烧板、酸洗方式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异味,塑料等废弃物堆满了街边巷口,乌黑的河面上四处漂着垃圾。监测显示,其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重金属、二恶英含量较高,

(2)从材料的现状看,你认为必然出现的后果有哪些?

    2016年3月,筹备三年,累计投资15.8亿元的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但对当地从业者来说,在自家拆解生产不用交租金,场地也不受局限,还没有排污费,如此规范化的生产意味着成本的翻倍上涨。故此,不少作坊虽然名义上入驻,实则在家私开分部,偷偷开工。

(3)从当地从业者的角度,谈谈他们应增强哪些意识?

    “我找到了一部很多年前的诺基亚机型,想处理掉,可真不知道除了街边摊还能给谁。”陈女士抱怨,“无论是在社区、街道还是单位,我都没找到正规回收点呀!”

(4)结合上述材料及问题,你认为国家社会应采取哪些手段解决问题?

 

答案解析

(1)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保护环境不协调。(2)危害生命健康;污染环境(或生态恶化)。(3)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公共利益意识等。(4)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经济制裁;教育引导等。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人们在拆机旧手机创造经济收入的同时,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属于经济发展,或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保护环境之间的不协调。(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结合材料中环境围绕对土壤和水的破坏,所以其危害从对环境污染和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回答即可。(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意识类问题的掌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材料中的当地从业者不顾环境污染,不遵守国家规定,其行为是缺乏法律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的表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保护环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要求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回答,根据所学,从制定完善法律,发展科技,加强教育宣传以及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