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2:10:16

“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更是越

题目描述

【题目】“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①“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

——材料均选自人教社《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何时创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

(3)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依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是儒家思想;时间从所学孔子生活时代回答;地位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来回答。依据材料中信息围绕“和谐”理念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来阐述作答。

儒家;春秋;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或正统思想(2)内涵: 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人类要遵循、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与自然和平共处,促成人类社会的发展繁荣;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交往、合作发展,达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