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9:55:31

评说事件,感悟文明。

题目描述

【题目】评说事件,感悟文明。

材料一:一辆公交车在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坠入江中。调查结果显示,乘客刘某因为坐过站而跟司机吵架,并持手机砸司机头部,司机用右手抵挡、还击,后来急打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越过中心线,与对面的小车相撞后,撞断大桥护栏坠入江中。乘客与司机争吵互殴,直至车辆失控,几分钟的时间里,车上无人及时制止,处在集体沉默状态。

 

相关链接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对于乘客实施“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并强调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具有“持械袭击驾驶人员”等几类特定情形的,予以从重处罚。

材料二:乘客汲某、吴某、李某三人因下车问题,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拉拽驾车司机,甚至暴力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司乘人员受伤。当地人民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别对他们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

(1)从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刘某的行为中,广大乘客应吸取哪些教训?

(2)材料一中其他乘客的集体沉默行为给我们什么警示?

(3)材料二中人民法院的处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

(4)据以上材料及相关链接,归纳出一个实现和谐乘车环境的准则。

答案解析

(1)广大乘客应吸取的教训。首先要审读材料一,明确刘某的行为,即因坐过站跟司机吵架、殴打司机;其次分析刘某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即不遵守规则、危害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违反法律规定、没有履行义务;联系教材知识,梳理答案即可。(2)回答其他乘客的集体沉默行为给我们的警示。这一行为是缺乏正义感的表现,警示我们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自觉守护正义。(3)三名拉拽驾车司机的乘客被法院判刑,是严格执法的表现,有利于彰显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维护社会公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据此归纳即可。(4)实现和谐乘车环境,既需要乘客遵守法律规定,也需要乘客增强公德意识,据此归纳即可。

(1)增强公德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生命意识,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尊法守法;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等。(2)增强正义感,自觉守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3)彰显法律的权威(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维护社会公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4)遵法守德。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