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连。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连。横批:已经过去。

——1979年安徽某农舍的春联

材料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现象

材料三:八十年代学广东,九十年代学浦东

——20世纪末流行的民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农民所流露出的心情是由党在农村实施了哪一项具体政策带来的?

(2)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党在农村已探索出的致富新路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广东”与“浦东”在当时有何领先之处?

(4)今天,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的持续发展,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建立乡镇企业(3)80年代在广东建立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90年代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该地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4)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改善社会福利;继续减轻农民负担等。

(1)根据材料一“1979年安徽某农舍的春联”、“已经过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改变了过去的艰难生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2)根据材料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使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3)根据材料三“八十年代学广东,九十年代学浦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0年代在广东建立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90年代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该地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改善社会福利;继续减轻农民负担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