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变革必能促进社会划时代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变革必能促进社会划时代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李悝(魏国变法者)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依据材料一中文字及图一图二两幅图片判断李悝所说“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现象出现在什么时期?依据材料判断出现这番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2)材料二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3)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4)材料二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根据所学指出变法于秦的影响?

答案解析

(1)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在农业中的推广(2)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3)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4)支持;经济得以发展,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根据材料一内容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李悝所说“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现象出现在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在农业中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据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4)由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可知材料对商鞅变法持肯定态度。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