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友好往来与兵戎相见都成为

题目描述

【题目】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友好往来与兵戎相见都成为历史长廊中形象各 异的刻度,启迪着中日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该歌谣以哪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2)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请写出该事变的影响。2014年,我国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 公祭日,是为纪念在哪一事件中的死难者?

(3)中国抗日战争坚持了14年之久,请写出抗战取得胜利的时间。中国抗日战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答案解析

(1)九一八事变;杨靖宇。(2)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南京大屠杀等死难者。(3)1945年9月2日;中国人民的抗战,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从而减轻了苏联和美、英等国的压力。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指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位抗日民族英雄是杨靖宇。 他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最终为国牺牲。(2)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13日,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万无辜生灵被屠杀。因此,12月13日是为了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3)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最终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第2问,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减轻了苏联、美国、英国等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