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下

题目描述

【题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三国鼎立形势图中有两场战役与曹操军事生涯及当时政治局势有重大关系,曹操通过哪一场战役为其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又是哪一场战争阻碍了他统一全国?图中②政权的建立者是?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2)材料三中《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史记》里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从材料四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3)材料五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四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答案解析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②政权是蜀汉;刘备;屯田。(2)《史记》中描写的江南还比较落后,尚未得到开发;《宋书》里描写这时候的江南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等。(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民族的交融。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因此曹操通过官渡之战为其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又是赤壁之战阻碍了他统一全国。图中②政权是蜀汉,由刘备建立的。曹操在经济上实行屯田,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中描写的江南还比较落后,尚未得到开发;《宋书》里描写这时候的江南经济已经比较发达。从材料四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根据材料五“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他还采取的汉化措施,有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等。(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前秦政权则统一了黄河流域。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得长江中下游一带农业也迅速发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则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些都是可以使国家实现统一的因素。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有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交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