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1:05:01

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民生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民生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

材料二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材料四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认为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为避免类似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的主要策略。综合上述材料,对百年以来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发展历程,你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可概括得出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生主义方面的举措回答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中关于民生主义的内容即可。(2)根据材料“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 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 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概括回答。(3)根据材料三“第一是发展生产”,材料二“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共同点是发展生产。不同点可概括材料“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概括得出。(4)根据材料“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从具体的措施及实施的时机等角度概括回答。(5)结合材料的主旨内容,从关注民生问题、防止两极分化问题、促进生产的发展等角度概括。

(1)原因:没有解决民生问题(或贫富差距较大)。举措: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2)主张: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利益(或借鉴苏联模式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发展国民经济);改进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提高工人工资(或缩小贫富差距,或调节社会分配)。(3)相同:发展生产。不同: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或先富带动后富)。(4)策略:通过税收方式调节;注意把握和选择调节的时机。(5)认识:关注民生(或将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防止两极分化(或缩小贫富差距);发展生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