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践行“行己有耻”追求“止于至善”)

题目描述

【题目】(践行“行己有耻”追求“止于至善”)

孔子说:“行己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1)什么叫“行己有耻”?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中的这句话是说,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答案解析

(1)①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②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树立底线意思,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在生活中寻找“贤”,将它们作为榜样。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1)此题考查什么是“行己有耻”。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型试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再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如何做到“行己有耻”。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型试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再现能力,学生依据教材内容,从要有知耻之心、树立底线意识、要磨砺意志等角度答题即可。(2)本题考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依据教材知识,从从点滴小事做起,寻找好的榜样,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等角度来回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