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33:38

国家治理关乎王朝兴衰,思想统一是内容之一。阅读材料一,完成下

题目描述

【题目】国家治理关乎王朝兴衰,思想统一是内容之一。阅读材料一,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儒学上升到经学。至此,百家学说虽未完全消失,但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濡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公元前124年,建立太学,把儒家学说作为基本课程。在管理中他仍然依靠法家学派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汉武帝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

——摘编自《中外史纲要》《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摘编自《汉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措施,并据此分析说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答案解析

(1)措施:根据材料“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儒学上升到经学”、“但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在管理中他仍然依靠法家学派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可知需要从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政治上运用法家学派的治国原则、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教育上置五经博士、创办太学及地方教育系统。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推崇和与教育的结合。(2)意义:根据材料“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汉武帝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孺家倡导的忠义孝涕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需要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国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强化民族认同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措施:教育上,设置五经博士,提升儒学地位;创办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传播儒家思想;政治上,运用法家学派的治国原则;思想上,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或正统思想)。原因:统治者的推崇,服务于政治(成为正统思想);与教育密切结合。(2)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国家(或维护了封建统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强化了民族认同(或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