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历史是伴随着血与火、侵略与反侵略进行的。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历史是伴随着血与火、侵略与反侵略进行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为国家、为个人所受的委屈寻求补偿……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材料二  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并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随着关系的改善,英国输出(棉织品)的扩张”,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暴力反洋运动”是如何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

(3)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林则徐虎门销烟。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2)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即帝国主义)阶段。义和团运动成为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近代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刺激中国走上近代化历程。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为国家、为个人所受的委屈寻求补偿”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第二小问,随着中国成为列强把中国变成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经济纳入世界体系,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2)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背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即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进行积极的资本对外输出,加大了对外掠夺。第二小问,材料“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指的是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成为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之后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反映的是列强侵华带来的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破坏性的,另一方面是建设性的。即近代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刺激中国走上近代化历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