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证
2025-03-03 18:41:24

C企业是建筑施工企业,D公司是化工企业,E公司是D公司的子公

题目描述

C企业是建筑施工企业,D公司是化工企业,E公司是D公司的子公司。2015年7月,C企业承接E公司的化工技改项目。2015年8月9日10时,C企业、E公司作业人员在常压容器顶部平台进行氧炔气割作业时,引爆容器内残余可燃气体,导致容器爆炸,平台上4名人员随容器腾空十多米后坠落地面。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无法了解爆炸情况,慌乱间大多四散逃离。E公司现场作业负责人马上组织抢救,因现场无担架,抢险人员忙乱中用肩背手抬的方式运送4名高处坠落人员,4人在被送往医院途中停止呼吸,后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死亡人员中有C企业3人、E公司1人。由于C企业总部设在远离事故现场的外省,在事故发生后,C企业和D公司、E公司沟通不畅,产生误解,致使C企业与D公司、E公司对立。事故调查发现:(1)C企业、D公司、E公司都具有相应资质。(2)事故前C企业工程负责人召集在现场学习气割的C企业的2名非专业人员和E公司设备员,与其一起登上常压容器顶部平台进行切割作业。(3)负责施工的是C企业的分公司。该分公司未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现场有30名作业人员,其中1人持有安全员证书,但没有此人从事安全工作的记录。(4)事故容器于201 5年8月2日停运、排空,吹扫置换。(5)C企业无法提供动火前的检测报告书。(6)C企业与E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合同价低于定额标准20%,且将安全生产所需费用列入让利条件。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要说明报告该起事故应包括的内容。2.根据上述事故调查材料,指出C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简述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解析

1.报告该起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E公司。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2015年8月9日10时、常压容器顶部平台。

(3)事故的简要经过:氧炔气割引爆容器内残余可燃气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人死亡、损失不详。

(5)已经采取的措施:组织抢救,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C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将安全生产所需费用列为让利条件;

(2)C企业分公司未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C企业切割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4)C企业无法提动火前的检测报告书;

(5)C企业现场持有安全员证书人员采被视为安全管理人员;

(6)C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缺乏化工行业施工作业应有的安全知识

(7)企业缺乏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未落实。

3.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企业应采取的措施: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

【命题点与拓展】

1.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事故报告的内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住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本案例第2问考查的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倒》第二十三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第四十八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其第二十五条规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

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可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前,应检查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3.本案例第3问考查的是应急处理措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