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2:42:35

(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

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

答案解析

(1)特点:由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实行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由材料一中的“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等信息可以得出秦朝不行世官制;由“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可以得出平政守法。观点:由材料一中的“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可以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肯定秦始皇功绩。(2)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进行阐述。如果选择阐述①,价值意义:根据所学世界文化遗产的含义可以知道,秦陵应该是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才会被选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材料二中的“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可以得出秦陵是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由材料二中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得出秦陵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从世界范围来讲,秦陵对于不同文化的不同国家、民族来说也是相互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精神:由于秦陵是一个古代以手工业为核心的建筑群,所以它体现了工匠精神。如果选择闸述②,制度依据:需要结合材料一中的“秦制本商鞅”及所学秦国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秦朝“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应该是军功爵制。行政系统:由材料二中的“‘金字塔’结构”及所学秦朝的行政体系可知,其行政系统是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是郡县制。

(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2)选择阐述①,价值意义:突出的普遍价值;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不同国家、民族相互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精神:工匠精神。选择阐述②,制度依据:军功爵制。行政系统:郡县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