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4:28:53

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材料二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的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简单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我国户籍制度政策的变化趋势及历史背景。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英格兰大城市的兴起及其影响。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可以看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的兴起。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兴起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2)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大城市的兴起。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可以概括出近代中国大城市兴起的原因。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由于西方列强政治.经济的入侵,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近代化的进程。(3)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中“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文革结束后几年,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 的下乡只是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等信息可分析其趋势为由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中“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可分析其背景为改革开放后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

(1)动力:工业的发展。分析: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2)原因: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大量自由劳动力。时代背景: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3)趋势: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背景: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