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07:37:34

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末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内阁小识》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2)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和英国责任内阁制,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分析得出。其实质应当联系所学,从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来回答。(2)英国内阁制的特点,与根据材料中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联系所学可知,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特点:明朝内阁只备顾问而没有决策权。实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特点:英国内阁拥有行政大权,权力相互制衡。实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