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富民之路,改革是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富民之路,改革是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益制度,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

——摘自斯塔夫力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大事记(部分)

①192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970亿美元

②1929年胡佛当选美国总统,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③1929~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从1039亿美元逐年下降至560亿美元

④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⑤1933~1939年国民生产总值从560亿美元上升至913亿美元

材料三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材料一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又实行了那一政策、有何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33~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得益于哪一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材料三中他和同事们找到的强国富民之路是什么?

(4)分析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三次改革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解析

(1)新经济政策;调动生产者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罗斯福新政;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整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调整,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和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的改革:都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都促进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政策。(答两点即可)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立即被摒弃了……”可知,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调动生产者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1933~1939年国民生产总值从560亿美元上升至913亿美元”可知,这利益于罗斯福新政;根据所学可知,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整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可知,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促成了中国的大发展。(4)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三次改革有何共同之处有,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和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的改革:都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都促进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政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