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行程40多万千米、骑坏6辆摩托车、用烂12个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行程40多万千米、骑坏6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足以绕地球十圈的行医路上,“80后”村医贺星龙留下了许多温暖的故事。他恪守 “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一个电话,随叫随到,却不收出诊费;付不起药费的人,他从不会拒绝治疗,费用能免则免,多年欠账变成了死账……2016年7月20日,贺星龙入选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6”十大网络人物。

材料二:“行己有耻”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古有白居易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近有爱因斯坦“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的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他们知耻知足知止的形象跃然纸上,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贺星龙的行为体现了一种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2)谈谈你从“80后”村医贺星龙身上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3)材料二中白居易和爱因斯坦的言论,带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止于至善。(2)善良、勇敢、坚强。(3)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意识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不做。⑤更需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能力。

(1)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相关知识。止于至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2)本题考查优秀品质的相关知识。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积极向上即可,分析题干关键信息“他恪守“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一个电话,随叫随到,却不收出诊费;付不起药费的人,他从不会拒绝治疗,费用能免则免,多年欠账变成了死账” 体现了善良、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3)本题考查止于至善、行己有耻的要求。根据教材知识,止于至善从小事做起、树立榜样、自我省察等方面展开作答。根据教材知识,行己有耻从树立羞耻之心、底线意识、增强自控力等方面作答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