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7:27:41

(2016·天津卷,1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2016·天津卷,1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在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拓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

答案解析

此题以邻里关系为话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有关信息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等方面具体分析其原因即可。

(1)“邻居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