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下图)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2)材料二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4)材料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

(5)概括这三段材料所反映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答案解析

(1)A. 辽或契丹族   B. 北宋(2分)(2)澶渊之盟 (1分)(3)靖康之变(1分)(4)女真族(1分)(5)民族政权并立(1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A、B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是:A. 辽或契丹族;B. 北宋;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3]  统和二年(984年)又改称大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辽。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指历史上的澶渊之盟;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中“靖康耻”指的是靖康之变;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女真族;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2]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段材料所反映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权并立就是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