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学生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救国救亡的先锋军。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学生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救国救亡的先锋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材料二: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高喊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

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全体学界通电》

请回答:

(1)通过阅读三则材料,请指出它们指的是近代历史中的什么事件?

(2)读材料一,这次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说一说这次运动前期与后期,中心地点、斗争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说一说材料三反映了此次运动中北京学生什么样的斗争精神?

 

答案解析

(1)五四运动。(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或具体要求遭到和会的无理拒绝)。(3)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前期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商人(4)爱国精神,不怕死精神等等(言之有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材料三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中学生的口号。由此可知,三则材料指的是近代历史中的五四运动。(2)根据材料一“……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或具体要求遭到和会的无理拒绝)。(3)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的“国权”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在世界上所拥有的正当权利(山东的全部特权);“国贼”是指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代表封建主义的卖国贼。因此,这一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第二问根据材料二“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可知,五四运动前期在北京,主力是学生;根据材料二“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可知,五四运动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商人。(4)根据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可知,北京学生具有爱国精神,不怕死精神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