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关键信息“皇帝”“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等方面提取信息;第二小问调动教材知识可知是汉承秦制。第(2)问,迁移汉初“郡国并存”的知识指出“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后果”从导致“王国”问题出现的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分其子弟”“国除为郡”“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等归纳“措施”;第二小问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意义”。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可知汉初实行了皇帝制度;材料中还提到“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知汉初采取了三公九卿制;从材料中“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可知汉初实行了郡县制。而这些制度都是在秦朝就已经确立和实行的制度,故渊源是“汉承秦制”。(2)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结果的了解掌握。从材料的第一句话“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可知刘邦为了避免汉朝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采取了分封王侯的制度;材料的后半部分叙述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其封地上有两大特权,“自置吏、得赋敛”,即诸侯王和列侯在封地上可以任命官吏和收取赋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王的权利过大,后来严重威胁中央集权。(3)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推恩令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可知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材料中对谋反的诸侯王实行“国除为郡”的措施,即将犯法诸侯王的封地改为郡县;从材料的最后一句,可知采取了颁布律令限制诸侯王的措施。这些措施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在于消除地方割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2)措施:分封诸侯王国。内容: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相关试题
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
(单选题)下列哪项为表外融资形式()。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放置IUD的禁忌证?()
(单选题)王某,泄泻20余年,稍进油腻或生冷
室内埋地排水管的灌水试验,灌满至底层卫生洁具
从2017年9月起,山东、海南等4个省市启动
“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宪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性
1978年在我国降落的陨石雨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74、以下不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的是( )。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不包括()A股份期权B业
在对于文化的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总是秉持着“取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平原的代表颜色一般是
糖渍保存法是利用糖来调节原料的(),控制微生
为保证临床试验数据库的保密性,应采用适当的标
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提示标志的基本
超声仪是产生重复的()去激励发射换能器。
刮板输送机沿倾斜向上的运输时,煤层倾角不得超
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