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4:30:53

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

题目描述

【题目】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后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

材料二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明清徽商生活缩影的真实写照。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

(2)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

(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的观点。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根据材料可知,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可分为贫穷落魄、经商获利、回家置地、后代科举等四个过程,不要遗漏某一个阶段,注意根据材料组织答案归纳其经历即可。(2)根据“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可以得出用于官场消费;根据“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可以得出用于科举消费;根据“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可以得出社会公益消费。其消费心理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分析即可。(3)本问考查根据材料归纳结论的能力,本问主要从材料二得出结论。角度要从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去考虑。包括依附于封建政治势力,商业活动不能独立运作;受到重农抑商、崇儒重仕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缺少资本积累。

(1)经历:小本经营,获利微薄;靠长途贩运贸易致富;息商回乡;购置田产;培养近现代走科举入仕之路。(2)去向:官场消费;科举消费;社会公益消费。心理:结交官府,获取垄断利润;崇尚儒学,改变社会地位;提高声望,拓展销售市场。(3)说明:依附于封建政治势力,商业活动不能独立运作;受到重农抑商、崇儒重仕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缺少资本积累(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