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4:18:54

材料解析题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解析题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请回答:

(l)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

(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初期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史料并依据所学运用知识答题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意思是和平方式夺权。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分析材料1,列宁提出“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尽量公开活动,没有暴力角度回答。第(2)问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史料并依据所学运用知识答题能力,联系教材,最终夺权政权采用的是暴力方式,因为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后,俄国暂时出现无产阶级政权和资产阶级政权共存的局面,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武装镇压了游行群众,列宁也遭到迫害,这一事件打破了和平夺权的可能。问第(3)问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史料并依据所学运用知识答题能力,联系史实,俄国革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第二个阶段是面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面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无产阶级进行的十月革命,因为第一次是推翻封建统治,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第二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以是社会主义革命。第(4)问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史料并依据所学运用知识答题能力,依据材料四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从十月革命后颁布土地法令角度回答。

(1)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2)方式:暴力夺权。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3)现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4)颁布《土地法令》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