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

题目描述

【题目】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不削而稍弱矣。”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请结合所学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①              ;      ②            ;

(2)结合材料一图示以及所学,秦统一后确立了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地方上秦朝采取了什么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出2点即可)

(3)材料二中的“上”“陛下”是谁?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这一建议有何巧妙之处?

(4)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请分别写出魏蜀吴这三国的建立者。

 

答案解析

(1)①军事     ②御史大夫 (2)皇帝;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车同轨)(答出任意2点)  (3)汉武帝;推恩令;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 (4)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三国都答对才可)

(1)依据课本所学,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是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2)依据课本所学,秦朝统一后,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第二小问结合课本所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第三小问结合课本所学,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3)依据材料二中的“主父偃”、“推恩令”,结合课本所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了子弟,建立较小的候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通过推恩令,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4)依据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结合课本所学,公元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操的军队。双方在官渡大战,曹操采纳谋士计策,打败袁军。第二小问结合课本所学,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有的势力巩固,刘备占领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基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20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