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
题目描述
【题目】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不削而稍弱矣。”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请结合所学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① ; ② ;
(2)结合材料一图示以及所学,秦统一后确立了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地方上秦朝采取了什么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出2点即可)
(3)材料二中的“上”“陛下”是谁?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这一建议有何巧妙之处?
(4)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请分别写出魏蜀吴这三国的建立者。
答案解析
(1)①军事 ②御史大夫 (2)皇帝;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车同轨)(答出任意2点) (3)汉武帝;推恩令;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 (4)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三国都答对才可)
(1)依据课本所学,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是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2)依据课本所学,秦朝统一后,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第二小问结合课本所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第三小问结合课本所学,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3)依据材料二中的“主父偃”、“推恩令”,结合课本所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了子弟,建立较小的候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通过推恩令,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4)依据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结合课本所学,公元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操的军队。双方在官渡大战,曹操采纳谋士计策,打败袁军。第二小问结合课本所学,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有的势力巩固,刘备占领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基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20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相关试题
共存理论模型最初由前苏联的丘依柯教授在上世纪
下列既是1842年《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
(单选题)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主体是()
(单选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将要求个人对
明朝废除丞相并设立内阁清朝设置了军机处,二者
南京某区政府通过网络向辖区居民征集2016年
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
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
关于思维创新过程关于研究,( )所提出思维
如果你的投资组合是无效的,在不改变组合中资产
药具出库验发时,发现什么问题,应停止发货,报
材料明细帐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情形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为()
在陕西省委十三届二次全委会上,省委书记胡和平
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
目前国内轮胎压路机的充气压力为0.2~0.8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世界各主要沙漠中,它次于非洲
销售点终端出纳机
属于日本戏剧类型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