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

题目描述

【题目】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这场战争“揭开了中国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轰开中国大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理解“中国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

材料二“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中枢。”

(2)材料二中“中国社会的中枢”指哪里?在那里侵略者犯下了什么罪行?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材料三 下图是1898年法国漫画“列强瓜分世界”。漫画中,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

(3)导致漫画中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哪个国家没来得及参与?该国家为了获得均等贸易机会,提出了什么政策?

材料四“《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的反抗使瓜分中国的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

(4)材料三中“中国人民的反抗”指哪一事件?这次反抗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了什么?《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体现了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答案解析

(1)鸦片战争;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北京 ;火烧圆明园;咸丰(3)《马关条约》的签订;美国;门户开放(4)义和团运动;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5)以史为鉴,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这场战争“揭开了中国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可知,“这场战争”指鸦片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协定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近代史开始。(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中枢。”可知,“中国社会的中枢”指北京;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并抢劫财物烧毁圆明园全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在位的皇帝是咸丰。(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898年法国漫画“列强瓜分世界””,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美国没来得及参与瓜分中国;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899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的反抗使瓜分中国的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可知,“中国人民的反抗”指义和团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的反抗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了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中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体现了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5)开放性题目,以史为鉴,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