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天下合从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①,曰:“君有将乎?”春申君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②”。”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壁之③,可乎?”春申君曰:“可。”

加曰:“异日者,更赢④与魏王处京台⑤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此孽⑥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注)①春申君:即楚相国黄歇,战国四公子之一。②临武君:楚国的将军。③以射譬之:用射箭打个比方。譬,譬喻,打比方。④更赢:人名。⑤京台:高台。⑥孽:灾祸,这里指有伤。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仆欲将/临武君 B.更赢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C.然则/射可至此乎 D.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将(______)    (2)引(______)    (3)徐(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

(2)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

【4】用自己的话说说,魏加是如何一步步游说春申君的?

答案解析

【1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朗读节奏,要把握好句子的内容,默读句子时,要在新路划分出词语的意义单位,及主谓成分,不要把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划开。A.仆欲将临武君,翻译为“我想派临武君为大将”,在这里“将”翻译为“任命……为将”和后面的名词应该连在一起。所以该句的朗读节奏应该是:仆欲/将临武君。故A不正确。【2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1)将,出现在文中“仆欲将临武君”句中,该句翻译为“我想派临武君为大将”,因此这里“将”为动词,翻译为“任命……为将”;(2)引,出现在文中“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句中,与后面的“弓”放在一起。意思是“拉弓”,因此“引”在这里翻译为“拉”;(3)徐,出现在文中“其飞徐而鸣悲”句中,在汉语词典中该词的意思为“缓慢”,零位一个含义就是可以作为姓氏,在该句中说的是鸟慢慢的飞起,因此在这里“徐”翻译为“缓缓,缓慢”。【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注意关键词语的翻译:(1)有间:一会儿;下:使……下落;(2)补充出主语“飞鸟”,引:伸展;故:因此;陨:落下。【4考查对文章的理解。魏加并没有直接说临安君不适合为将,而是以“异日者”三字开头,生动形象地讲起了“更羸虚发而下鸟”的故事,然后又让更羸说出了他能够“虚发而下鸟”的原因,是因为他根据鸟的飞行速度和叫声得知它是病鸟,因此可以这样打下鸟,接着魏加又谈到了当下,以此来类比临武君尝败于秦,使春申君打消了用临安君为将的念头。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参考译文:天下诸侯建立了合纵联盟,赵王派遣大臣魏加去拜见楚国的春申君,魏加对春申君说:“您有没有大将?”春申君说:“有。我打算让临武君担任大将。”魏加说:“我年少的时候非常喜好射箭,我想用射箭来打个比方,行吗?”春申君说:“行啊。”魏加说:“有一天更赢和魏王一起在高台的下面,仰望天空看到飞鸟。更赢就对魏王说道:‘我替大王您拉开弓弦虚射,飞鸟就会掉落下来。’魏王说:‘射箭的技艺竟能够高超到这种地步吗?’更赢说:‘能啊。’一会儿,有只大雁从东面飞过来,更赢就拉开弓弦摆出射箭的姿势虚射,飞雁果真掉落下来了。魏王说:‘射箭的技艺真的能够高超到这种地步吗?’更赢说:‘这是只身上有旧伤的鸟。’魏王问:‘先生您是如何知道的呢?’更赢回答说:‘它飞得很慢而且叫声很悲凉。飞得慢,是由于旧伤的疼痛;鸣声悲凉,是由于与鸟群失散了很长时间。旧伤还没有痊愈,受惊之心还没有恢复。听到拉弦的声音,就会奋力高飞,旧伤复发,所以就掉下来了。’如今临武君曾经为秦国所败,就像那只飞雁一样,不足以担当抗拒强秦的将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