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了近代欧洲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了近代欧洲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曰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兰克王国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材料二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庄园里的耕地分为两部分:由领主直接经营的”自营地”和佃户耕种的”份地”。

(2)材料二中庄园里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什么?这种条件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材料三中租地农场里的劳动者是什么人?与租地农场主之间是什么关系?

材料四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4)材料三、四反应的两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分别是什么?这两种生产组织形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案解析

(1)封君和封臣之间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2)条件: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3)农业工人,雇佣关系。(4)租地农场,集中的手工工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曰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的信息可知,法兰克王国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是封君和封臣之间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2)依据材料二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里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这种条件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3)依据材料三“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的信息可知,租地农场里的劳动者是农业工人,依据材料三“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的信息可知,他们与租地农场主之间是雇佣关系。(4)依据材料三“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的信息可知,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租地农场,依据材料四“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的信息可知,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集中的手工工场,这两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共同特征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