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问题探究题。

题目描述

【题目】问题探究题。

材料一  长征期间,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前夕,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大军国追,陷入被动挨打、濒于全军覆没的危机。

材料二  会议明确指出,由于“左”倾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造成了红军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和在退出苏区后继续遭到严重损失。遵义会议后,红军恢复了过去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作战的正确原则,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军重兵之间,四渡赤水、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彻底摆脱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

遵义会议推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时决定取消长征前组成的“三人团”,改由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不久,又成立了由周思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責全军的军事行动。在当时战争环境中,这是党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由遵义会议开始的这些组织措施,对于推动党的路线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对于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取得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遵义会议后随着各路红军战略转移的相继完成,红一、二、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陕甘地区的红军胜利会师西北,实现了党中央对全国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这对于开创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至关重要。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遵义会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相距多少年。并据材料一,指出“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遵义会议”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

答案解析

(1)14年。地位: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2)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推动党的路线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保证了党中央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距14年。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2)根据材料“遵义会议后,红军恢复了过去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作战的正确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根据“遵义会议开始的这些组织措施,对于推动党的路线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对于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取得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归纳出推动党的路线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保证了党中央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根据“实现了党中央对全国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可归纳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