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8:46:08

材料一    2016年12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2016年12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就是对时代美德的汇聚和提炼,也是在全社会范围的一次正能量传播。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生活、崇尚节俭……300个全国文明家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释了新时代家庭文明风尚和家风文化,以他们为榜样和标杆,激励广大家庭崇德尚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我们就一定能唤醒文明建设的家庭力量,以丰厚的道义力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材料二    时代在变,情理不变。像“家和万事兴”“孝老爱亲,¨克勤克俭”这样极富哲理的“老理儿”,是我们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不可或缺的价值坐标。传统与现代一脉相承,国家与家庭同声相应,把传统家庭美德的“老理儿”发扬好,方能“理”至而“脉”顺,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有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谈谈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有何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

 

答案解析

本题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知识点的把握。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1)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设问指向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有何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答题限定的范围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即发挥道德模范的典范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知识;其次需要学生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2)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获取解读材料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传统家庭美德”,调动运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等知识,结合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进行分析。

(1)①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典范作用,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化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③有利于激励人们见贤思齐,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我们要把握其精神实质,继承传统家庭美德。②传统文化的内涵又能因时而变,传统的家庭美德要注入时代精神。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继承传统家庭美德的同时,还要根据当今实际不断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