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图说历史题

题目描述

【题目】图说历史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元亡后,元顺帝与部分蒙古贵族退回草原,他们时刻图谋恢复旧业,不断向南发动军事进攻,骚扰明朝的边境,掠夺人口和牲畜,给明政府带来极大威胁。

(1)图一中A、B、C的古代地名分别是哪里?

(2)材料一是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评价,请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开通的影响。)

(3)图二中明长城起止点分别是哪里?依据材料二,分析明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⑴杭州,  北京,洛阳。  ⑵沟通了中国南北交通,促使经济文化的交流。⑶嘉峪关西,鸭绿江东。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

(1)依据图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A是大运河的南端,B是大运河的北端,C是大运河的中心。结合课本所学,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即今北京,南至余杭即今杭州。故A是杭州,B项北京,C是洛阳。(2)依据课本所学,隋朝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沟通了中国南北交通,促使经济文化的交流。(3)依据课本所学,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到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