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2:36:40

在充分利用史料进行实证的基础上,做好历史解释,是选考历史的同

题目描述

【题目】在充分利用史料进行实证的基础上,做好历史解释,是选考历史的同学必须具备的历史素养。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对300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崇拜的人物

学生

合计

孔子

157人

218人

孟子

61人

孙文

17人

48人

颜渊

11人

岳飞

7人

王守仁

6人

华盛顿

4人

康有为、梁启超

共3人

其他中国古代、近代中外人物

共34人

共11人

无崇拜者

共23人

共23人

 

 

——改编自上海《时报·考师范之笑话》1913.7.1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民意测验:“你心目的中国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住?”统计的结果如下: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孙中山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胡适

45

段祺瑞

45

梁启超

29

吴佩孚

27

李大钊

25

冯玉祥

7

袁世凯

5

孔子

1

庄周

1

汉武帝

1

诸葛亮

1

曾国藩

1

黎元洪

1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列宁

227

威尔逊

51

泰戈尔

17

爱因斯坦

16

托洛斯基

12

华盛顿

11

林肯

9

甘地

9

俾斯麦

9

托尔斯泰

7

马克思

6

马丁·路德

1

 

 

——改编自朱务善《北京大学日刊·本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之“民意测量”》1924.3.5

注解:威尔逊,1913—1921年任美国总统。托洛茨基,苏联领导人。

(2)简要说明、解读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

(3)有人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用两者的不同来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信息:根据材料一中1913年对江苏300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中,崇拜孔孟的有218人,占绝对多数,之后依次为孙中山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辛亥革命后,在江苏等比较发达地区的青年学生中,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有一些影响力等历史信息。(2)信息:根据材料二中“1923年”在“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时进行的民意测验中,“人们‘心目的中国或世界大人物’的统计”中,孙中山、蔡元培、陈独秀等人的票数,结合所学知识,对1924年的北大人影响力大人物进行归类,从总体情况,到不同类型一一简要说明同,分析其主要原因,如关注现实、关注政治、关注世界,乐于接受民主、革命的思想,关注列宁主义,少部分人对文学、科学特别关注,少部分人仍关注古代圣贤等。(3)态度:根据材料一中“《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对300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表》”,与材料二中“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民意测验”的相关统计进行比较,结合所学知识,用唯物史观分析两者在时间、地点、人群等差异,可知两者的比较不能正确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进而表明态度即不同意这一观点,再根据前面的分析推理,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1)辛亥革命后,在中国比较发达的地区的青年学生中,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有一些影响力。(2)对1924年的北大人影响力大:主要是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外国名人影响也很大,尤其是苏联领导人——反映出,那一时期的北大人主要关注现实、关注政治、关注世界;乐于接受民主、革命的思想;关注列宁主义;少部分人对文学、科学特别关注;少部分人仍关注古代圣贤。(3)不同意。因为调查的时间、地域、人群对象,都不同。两则材料根本无法做对比,奢谈原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