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22:01:58

刺激泛化是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反

题目描述

[单选题]

刺激泛化是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行为,因此也就可能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刺激分化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刺激泛化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属于刺激分化
C.为突出品牌,厂家对包装进行独特设计,力图使顾客产生刺激分化
D.某品牌牙膏创成名牌后,生产商将其生产的化妆品也以同品牌命名,利用的是顾客的刺激泛化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本题题干为多定义。第一步:关键信息刺激泛化------对类似刺激反应相同。刺激分化------对类似刺激反应不同。第二步:题目详解本题选非。B选项:距离和角度的不同导致看同一事物产生差异,未说明看到与山峰类似物做出的反应,不涉及刺激反应,说法错误,当选。A选项:蛇与井绳形状类似,看到井绳会产生惧怕蛇的反应,即对类似刺激反应相同,属于刺激泛化,说法正确,排除。C选项:厂家对包装进行独特设计,目的是让顾客看到产品后有不同反应,即对类似刺激反应不同,属于刺激分化,说法正确,排除。D选项:生产的化妆品与牙膏同品牌,目的是让顾客对化妆品产生相同的品牌认知,做出同样的反应,即对类似刺激反应相同,属于刺激泛化,说法正确,排除。故本题选B。【2018-联考/安徽-075】   

参考答案: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