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读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1)根据材料一,“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是如何“夺其权”的?

(2)依据材料二,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了哪一官职?

(4)材料四中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举一例)

 

答案解析

(1)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剥夺朝中大将的兵权,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2)行省制度。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3)丞相。(4)设立军机处。

(1)据材料“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指的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宋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省制度是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3)根据材料三“将丞相胡惟庸诛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了丞相。(4)材料中“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很大影响”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影响皇权加强。结合所学知识,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在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